□ 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 彭欣
忍冬藤是大家熟知的臨床常用藥金銀花的藤莖,于秋、冬二季采割,曬干備用。忍冬藤古名又稱“忍冬草”“忍寒草”,常以藤、葉并用,直至宋代均是如此。明代以后對忍冬花的應用越來越多,并逐漸發展至莖、葉、花并用。
忍冬藤味甘、性寒,歸肺、胃經,有清熱解毒、疏風通絡的功效,多用于溫病發熱、熱毒血痢、癰腫瘡瘍、風濕熱痹以及關節紅腫熱痛等癥?!侗静菥V目》言其適用于“一切風濕氣及諸腫毒,癰疽疥癬,楊梅惡瘡,散熱解毒”。其功效主治與金銀花相似,雖輕宣疏散之力不及后者,但長于清熱通絡、療痹止痛。
結合先賢經驗,筆者喜歡用忍冬藤。一是因其通經入絡、解毒止痛的功效特點,尤驗于熱毒瘀滯之邪壅阻氣血經絡,以致瘡癰熱痛、肢痹腫脹等癥;二是忍冬藤物美價廉、功專效驗,被筆者奉若“布衣大將”。隨著中醫藥在熱性病治療中的突出療效,金銀花一直是現代藥材市場的俏品,價格居高不下,是忍冬藤價格的近30倍。但若論效用,雖各有所長,但也常常不分伯仲。在筆者治療痤疹熱瘡等系列方中,忍冬藤是重用的主藥之一,以其清熱解毒、通經達絡、消腫散結,有攻堅拔寨之效。也常以忍冬花、忍冬藤并用,既清宣透散上焦風熱,又疏達清散經脈郁滯。二者相須使用,可增強解毒消腫作用,而且大大降低了貴重藥用量和用藥價格,實為一舉兩得。
忍冬藤為“清經活絡良藥,痹癥挾熱者宜之”,現代臨床常用以治療風濕熱痹、關節腫痛等癥。筆者近日治療一位青年痛風患者,右足跖部疼痛十月余,近兩月反復發作,漸進性加重,血尿酸持續在700微摩爾/升以上。曾輾轉于多家醫院,采用中藥、西藥進行治療,病癥反復不已。
刻下癥:右足跖痛重,活動受限,甚則拄杖而行;伴乏力,干咳,便秘,失眠。舌質紅胖、邊有齒痕,苔白;脈沉細、小數,尺弱。右足跖內側壓痛,局部腫脹,膚熱微紅。
筆者將其辨證為“痛風(濕熱內蘊、氣陰耗傷)”,處方以古方四神煎為基礎,配伍土茯苓、薏米、威靈仙、菊花等利濕解毒除痹藥物。服藥14劑后,患者足跖腫痛全消,血尿酸降至465.2微摩爾/升。在此例患者治療中,筆者開具的大多是臨床常用藥。較有心得的是將四神煎中雙花易為忍冬藤,且在兩次處方中均必用、重用,以其既能清熱解毒,又能通絡活血?;叵霃埳嚼住侗静菡x》所言:忍冬藤“隨處都有,取之不竭,真所謂簡、便、賤三字畢備之良藥也”,確實為鑿鑿有據之論。
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